行业资讯

产品知识
  • 行业资讯
  • 亮化常识

    在南昌演出的舞剧用灯光营造谍战视觉效果

      8月13—16日,由上海歌舞团倾力打造的舞剧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首次登上江西艺术中心大剧院的舞台,为南昌的“电波迷”献上4场精彩的红色精品谍战舞剧。该剧是一部近年来少有的以红色谍战为题材的舞剧作品,通过舞剧诠释这样一个深入人心且情节复杂的故事,在兼顾舞蹈性的同时,还要准确地表现戏剧情节、升华情感,对灯光设计以及舞美设计而言确实有不小的挑战性。

      灯效专属光位给舞台营造更多可能性

          在舞剧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中,舞蹈表演传递的信息量是巨大的,结合多变的舞美空间,以特定的出光角度及质感渲染某个舞段,使灯光语汇更有针对性,手段更丰富,画面节奏更有层次,甚至可以避免因相似重复的舞台样式带给观众的干扰和审美疲劳。

      例如,序幕时群舞手持雨伞穿梭的段落中,通过成像灯切片造型的功能,只将演员的上半身及手中的雨伞勾勒出来,形成了一道蓝色的“线”,在强烈的形式感下,寓意着旧上海解放前夕的阴霾气氛;再如,主人公李侠和兰芬在家中的一段戏剧双人舞,设计灯光时专门为这个场景设定了一组顶光螺纹聚光灯,还原了一种温暖的室内感。在舞台效果以电脑灯为主的当下,一些有专属用意的光位,也许会给舞台营造更多的可能性和细腻的情感表达。

     光影灯效“延展”了表演空间

          舞台,无论面积大小,始终是一个固化的物理空间,如何打破平铺直射的呆板,延展这种有限的空间,让人产生遐想甚至错觉,是在设计灯光时所考虑的“难题”之一。

      在该剧中,大量地使用了光影这种灯光效果。依托舞美26条轨道条屏景片不断移动,组合出丰富的空间变换,灯光穿梭其中,在地面及空中形成了生动的影子。它可以解读成洒满阳光的街道,可以是阳光斜射到建筑上在地面形成的倒影,也可以是老弄堂里一个慵懒的清晨。再如,李侠在战友老方牺牲后,前往旗袍店寻找遗留下来的情报时,有窗外投射进室内的窗影、角光投射在镜子上的光影、流动灯投射在特务身上的人影……相互叠加,构成了灵动的表演空间,有力地辅助了戏剧情节的需要。

      舞台空间瞬息万变色彩和形式感丰富

          除了传统舞剧中的布景和道具,舞剧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中的舞美设计也用心奇巧。这部舞剧人物和剧情错综复杂,舞台上使用了三层26条轨道条屏景片来完成,通过机械的编程可以使它们产生快速、连续不断的空间变化,就像给编导提供了26个演员去任意编排调度。而景片上隐约、片段化的建筑形象不断地被打破又重组,呈现了一种写意的老上海的味道。

      此外,设计者将可操控的机械式巨型移动屏风运用于舞台,加上多媒体影像的渲染,使整个舞台空间瞬息万变,为作品中的故事与人物提供了丰富的色彩和形式感。这些巨型屏风可以快速地在舞台中移动和布局:时而分隔出舞台的近景和远景,抑或是多个小型空间,满足编导在叙事上的特殊需求;时而起到遮隐空间的作用,引导观众进行聚焦性的欣赏;时而又能起到点缀环境、美化空间的功效,衍生出了多种舞台表现形式。

      多媒体的运用使舞台不再单一

          多媒体作为一个极具感染力的新兴技术手段,近些年愈来愈得到舞台的重视,但是,舞剧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庞大的叙事体量和繁多的节奏变幻,让设计者面临了不小的挑战。该剧舞美设计风格比较简约素雅,巨型屏风皆为白色,通篇采用凸显浓厚历史感的背景质地和庄重冷峻的色调,编导可以根据情节需要进行多媒体式的整体渲染,产生更为丰富的视觉效果。

      由于舞剧“全程以身体说故事”的特殊性,在丰富舞台视觉效果的同时,如何借助多媒体手段充实故事背景,更好地帮助观众理解剧情,也是此次工作的重点。因此,无论是在对人物双重身份的阐述,还是对雨夜、暗房等故事发生地的描绘,都采用了简单明晰且不失现代感的呈现方式,使剧中人物身份得以迅速在观众面前展开,并在一串串数字雨急促飘落、一张张相片匆匆显影的设计之间,使台下的观众能够同步感受到舞台上剑拔弩张、暗流涌动的氛围。
      此外,为了尽可能还原当时的环境样貌,在字体的使用、报纸标题的措辞、该年代独有的物品或景观等方面,都经过了与导演团队多次谨慎的商议,才得以呈现出最终的理想效果。
    X鸿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

    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    微信号:15979050363

    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      打开微信

    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